Rumahku航海日誌



2018.11
文|智翔

第一次走進獨立書店,燦爛時光不像誠品走高雅文青風,給我的是一種放鬆、溫馨的氣氛,就像在自家一樣,隨便拿本書,就可以坐到旁邊慢慢翻閱。換書時,店員告訴我書上空白處都可以寫筆記,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為很多愛書人最怕自己的書被折到,遑論做上記號!不過,閱讀一本上面有寫字的書,如果前一位讀者的筆記和自己所想契合,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或者看到某本書是出自於一對夫妻在東南亞難忘的旅遊經驗而捐書給書店,會覺得備感溫馨。

接下來,我和彥儒上二樓聽吳靜如老師的演講:從非公民看「多元(文化)」的「界線」,移工和我們活在同個時空裡,卻因為各種不同的界線,讓他們無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工作的界線,讓他們有了限制嚴格的法令;媒體報導的界線,讓我們接收到許多移工的負面消息,諸如此類的事情,提醒我們要獨立思考,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而要懂得去問為什麼?就像演講後有一位聽眾分享到,他之前看過兩三位看護把被照顧者推到路旁後,就一群人去看衣服了,那位聽眾覺得很誇張,但我們可以問:是不是因為看護平時沒有休息時間,只好利用這難得的出來去買衣服?現在我們是局外人,總能客觀的說要去問為什麼,但有一天我們成為了雇主,真的還能那麼將心比心對待嗎?或者成為我們現在所討厭的那種惡老闆呢?這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    
結束換書的工作後,碰上附近的緬甸街有點燈節的活動,因此我們前往觀看。點燈節的程序和放天燈很像,只是他們是把大大的天燈換成了電子燈或蠟燭,先祈福,然後點火或打開電源,再放到神明桌上,白色的燈光映著民眾專注的神情,還有路旁盛大的晚會慶祝,顯現了這個節日對他們的重要。接著我們到旁邊的一家緬甸小店吃飯,我點的是咖哩魚餅,沒想到東南亞的咖哩比較乾!不像日式咖哩糊糊的,吃起來香料味比較重,蠻特別的。這一趟緬甸街,有種走入了不屬於台灣的錯覺,就像在國外,走進了唐人街那種錯置感,一路上覺得新鮮,之後想了解異國風情,都可以先從這些街巷開始。    
雖然回來的路上我們都累翻了,但獲得不一樣的一天:聽了好演講,還體驗緬甸文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1面試工作坊

Anjing

美食廢文小學堂-Tempeh天貝